close
日本神社入口通常可以看到一種叫 “鳥居”(Torii) 的結構。這種木製或石制的門型結構其實是一種象徵,表示從俗世進入神聖領域。
關於鳥居的起源眾說紛紜。據神道教的天巖戶傳說,一次天照大神因爲討厭她的弟弟,找了一個山洞躲起來,用石頭將洞口堵上,人間因此沒有了太陽。
大家想了一個辦法,建立了一個高高的木架,將所有的公雞放到上面,讓所有的公雞一起啼叫。
天照大神感到奇怪,推開石頭看看,躲在一旁的相撲力士們立刻抓住機會合力將石頭推開,這個世界就重新大放光明瞭。這個木架就是第一個鳥居。
在日本漢字中,「鳥」(とり)字單用時在指鳥類之外也可以指雞,因此鳥居可以被譯為「置放雞的木架」。
此外也有說法指鳥居是源於古中國的牌坊、朝鮮半島的紅箭門、古印度的托拉納等。
• 鳥居的歷史:鳥居起源於印度佛教的“門”,傳到日本後,成爲神道教的重要象徵。它的作用是劃分“神域”和“人間”。
• 顏色意義:常見的硃紅色鳥居象徵驅邪、淨化,也代表活力和生命力。
• 頂部設計:有些鳥居的橫樑上有裝飾,有些沒有,這取決於不同神社的風格。
• 著名的鳥居:
• 京都伏見稻荷大社的“千本鳥居”,紅色的鳥居形成迷宮般的景觀。
• 宮島(嚴島神社)的海中鳥居,被稱爲“日本三景”之一。
下次參觀神社時,可以留意鳥居的細節,說不定會發現更多有趣的文化內涵哦! 😊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